全球化的重新佈局 第九部

by admin

全球化的重新佈局
第九部

二零二三年七月季刊

文章撰寫 | ANDREW SIA

請分享這文章 !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出版者的話

圖片來源 : mashable.com

在本文中,我們的重點閱讀內容與汽車電池的生產有關。 我們指出了礦物及其出土後的精煉,以及供應鏈上的最終組裝需要技術和專業知識。 雖然原材料散佈在世界四個角落,但都緊緊握在中國手中。

美國感覺到極其不安的局勢,拜登政府頒布了基礎設施法案,芯片法案和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未來十年將投資數万億美元。

歐洲人感到,他們一方面面臨著來自中國的競爭,另一方面面臨著來自主要盟友美國的大規模補貼競賽。

我覺得世界需要團結起來,冰釋前嫌。 重要的是要達成合作,讓我們的世界恢復秩序,特別是在一埸世紀大流行病的浩劫之後,許多人命的喪生,我們現在正處於嚴重的通貨膨脹之中。

問題是世界是否會聆聽。  

圖片來源 : english.ckgsb.edu/cn/blog/the-case-for-globalization/

全球化需要重振(又稱重新全球化)

我們花了四十年才走到今天,供應鏈就像穿透身體系統的血管。 過去五年,我們看到特朗普政府開始對中國商品徵收進口關稅。 拜登政府上台後,擴大了對美國先進技術的出口管制,在此期間,2020年疫情爆發,導致整個供應鏈嚴重中斷,世界某一地區出現貨物被封鎖的情況。 並且無法進入市場。 它還導致生產停頓並造成短缺的國家被封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戰爭引發了貿易制裁,進一步封鎖了貨物並封鎖了戰區。

在開始的時候,全球化是為了發展商業,如今卻導致了地緣政治局勢的衝突。 我們很快就看到它對世界貿易整體經濟活動產生了影響,從 2008 年 61% 的峰值回落到美國開始全球衰退時的 57%。 但這仍然高於20世紀70年代世界貿易的31%,並在1980年代增長到36%,隨後在1990年代增長到40%。

如今,跨國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上投入巨資,任何重大轉變都會擾亂成本、造成通貨膨脹、生產力下降,所有這些都會導致利潤損失。 近年來,技術和人工智能得到了應用,如果看到所有這些都被剝奪並與許多未知和不確定的因素一起使用,那簡直就是自殺。

中國在美國進口市場中佔據最大份額,並從 2017 年的 22% 下降到 2022 年的低於 17%。 這些失去的份額現在屬於其他亞洲經濟體,尤其是越南,其出口從 2017 年的不到 100 億美元增長 2007年到2022年達到1200億美元。 菲律賓、台灣、泰國、印度和馬來西亞對美國的出口也快速增長。

自 2008 年以來,墨西哥對美國的年出口額大約翻了一番,達到 4000 億美元以上。

另一方面,中國對東南亞國家以及歐洲國家紛紛撤離的俄羅斯的進出口都在增加。

2008年,美國對中國和香港的外國直接投資佔美國全部外國直接投資的24%,而當時新加坡僅為21%。 到2021年,新加坡也成為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地的投資中心,佔比達到38%,而中國和香港僅佔比26%。

為了提振發達經濟體的製造業,一些人傾向於呼籲回流,這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因為許多經濟體已經演變成以服務業為導向的模式,扭轉這種模式意味著成本更高,而且對勞動力來說也是一種壓力。

以越南為例,該國擁有一億人口,年輕、渴望學習、準備接受培訓,正在從參與中國的製造業務中受益。 該國政府準備與人權團體談判,並給予言論、宗教和工會自由。 儘管它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其政府希望在全球政治中保持中立。 他們沒有開發南海漫長海岸線上的天然氣儲備,中國聲稱在該地區擁有主權,而是選擇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

越南作為採購中心

近年來,我們看到發達市場,尤其是美國,紛紛轉向越南生產製造,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它一直是遠東地區外包最熱門的國家。

越南人口眾多且相對年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 多年來,越南已取得顯著進步,成為一個更加以工業和服務業為基礎的經濟體。 正因為如此,該國吸引了大量外國投資,特別是在製造業,並且一直是外包的最愛國家。 與周邊國家相比,其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充足的勞動力吸引了外國投資。

政府還採取措施提高教育和技能培訓質量,以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職業培訓計劃培養了一支熟練的勞動力隊伍,以滿足各個部門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勞動力可能會因需求而枯竭。 建議多到農村去辦製造業,給老百姓帶來就業,總能對雙方都有利。

我們與東盟國家進行了比較,我們重點關注那些有潛力從事製造業的國家。 在選擇製造或外包國家時,觀察政治穩定性也很重要。

2023 年剩餘時間的中國和全球經濟

中國出口數據的疲弱抑制了全球貿易,今年的數據將會疲軟。 美國和歐洲的央行已經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儘管我們現在已經擺脫了大流行引發的限制,但更多的消費者只轉向基本必需品支出。

對於中國來說,5 月份的海外出貨量同比下降 7.5%,儘管 4 月份的海外出貨量增長了 8.5%,這是三個月來的首次收縮。

5月份進口同比下降4.5%,但較4月份同比下降7.9% 有所改善。

圖片來源 : theconversation.com/global-economy-2023-covid-19-turn-global-supply-chain-upside-down

總體而言,5月份中國貿易順差收窄至658億美元。

當中國處於零新冠時代時,情況是如此不同,當時來自西方國家的訂單充斥著電子產品、家具和其他商品的工廠。 當時,中國官員竭盡全力確保工廠開放,但仍將居民限制在家裡。

5月份,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經濟放緩的國家,事實上其他亞洲國家也報告出口數據下降。 例如,韓國5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5.2%。 越南出口同比下降 6%,這表明半導體、計算機和其他電子產品市場疲軟。

全球貿易疲軟後,2021 年和 2022 年出現強勁增長,各國政府收緊財政支持,轉向服務支出,從而削弱了商品需求。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表示,預計今年全球貿易流量將增長1.6%,高於去年的5%。 這家總部位於巴黎的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將進一步增長 2.7%,而 2022 年將增長 3.3%。

世界銀行還表示,他們必須將 2024 年的增長預測從之前的 2.7% 下調至 2.4%。

儘管中國將今年的增長目標定為5%,但出口放緩給中國今年的增速帶來了下行壓力。 顯然,放棄零新冠疫情並沒有提振消費者,因為國內支出仍然疲軟。 當出口需求不存在時,投資就會受到抑制,這對其零售銷售、工業生產和房地產活動產生了影響。

經濟學家預計七月底召開的中共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會議將出台更多支持措施。 儘管如此,野村證券 (Nomura)和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等幾家國際投資銀行仍將中國的全年增長率從之前的5.5%預期下調至5.3%。

回顧世界市場,已經提到航運季節可能非常不穩定。 商家對於發出新訂單仍然非常謹慎,因為他們正在考慮如何清理多餘的庫存。 貨運公司正在等待訂單發貨,情況看起來並不樂觀。

北極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圖片來源 : routesnorth.com

中國和俄羅斯對該地區及其豐富自然資源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北極理事會七個西方成員國 – 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俄羅斯、瑞典和美國於1996年9月19日簽署《渥太華宣言》後成立,從繼去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從保護環境到討論土著人民的權利,目前挪威是北極理事會主席國。

北極地區對氣候變化的擔憂沒有達成共識,它將免費供所有人使用作為航運路線,他們還擔心俄羅斯和中國可能組建自己的“北極理事會”。

據稱,俄羅斯正在舉行對話,抱怨其被遠離北極理事會。

俄羅斯和中國在北極問題上的關係一直緊張,但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和中國正在舉行會談,並已將建立一個開發北方海航道的聯合組織擺上桌面。

該地區的迅速變暖暴露了豐富的資源,從石油、天然氣到稀土突然變得有吸引力。

近年來,俄羅斯加大了在北極的軍事存在,這引起了已經在建設防禦設施的丹麥和挪威的警惕。

中國一直是少數幾個非北極國家之一,一直以觀察員身份留在北極理事會。 2018年,中國推出“冰上絲綢之路”,試圖擴大影響力。 2019年,在美國敦促哥本哈根放棄該計劃後,該國在格陵蘭島修建機場的嘗試被叫停。

俄羅斯佔北極面積的40%,但北極理事會不能對俄羅斯視而不見,尤其是俄羅斯正在烏克蘭發動戰爭,這個時候他們也很難做什麼。

美國和歐盟汽車電池面臨的挑戰

美國和歐洲在電動汽車電池的製造方面非常落後,現在,中國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人們已經承認,誰能生產電動汽車電池,誰就將獲得經濟和地緣政治優勢。

中國遙遙領先,控制著稀有礦物的開採,擁有專業知識的工程師,還擁有龐大的生產工廠。

圖片來源 : afdc.energy.gov

據說,到2030年,中國的電池數量仍將是各國總和的兩倍多,我們現在展示中國如何控制鋰電池生產的每一種原材料。

由於電池的原因,電動汽車使用的稀有礦物比傳統汽車多六倍左右。 中國獲得礦產,並因其對世界各地礦產資源的所有權或影響力而決定價格,其基本原料的礦藏貧乏,迫使他們採取長期戰略來確保廉價而穩定的供應,中國企業在國家支持下收購了五大洲礦業公司的股份。

我們對汽車電池的處理如下:

採礦 – 鈷 41%、鋰 28%、鎳 6%、石墨 78%、錳 5%
中國擁有剛果的大部分鈷礦,剛果擁有世界上大部分最常見電池所需的稀有材料供應,中國控制著全球41%的鈷礦開採量和大部分鋰礦開採量。

全球鎳、錳和石墨的供應量要大得多,但電池的使用量只佔一小部分,中國這些材料的穩定供應使其具有優勢。 不要忘記,中國對印尼的投資將使其在2027年成為最大的鎳供應國。

石墨主要在中國開採。

精煉 – 錳 95%、鈷 73%、石墨 70%、鋰 67%。 鎳 63%
不管礦物是在哪裡開采的,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被運到中國提煉成電池級材料,一旦礦石從地下開采出來,通常會被粉碎,然後用熱量和化學物質處理以分離礦物化合物。 以鈷為例,每磅鈷大約需要860磅岩石才能提煉成鈷粉。

在精煉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 例如,生產鋼和銅需要三到四倍的能源,對於鋰來說,需要加熱、蒸煮和乾燥。 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加工商的能源成本更低。

精煉也會造成污染,而中國精煉廠受益於不太嚴格的環境法規。 鎳的加工過程還會產生有毒廢物,而可持續的材料加工方法也會增加成本。

世界上的精煉設施很少。

組件 – 陰極 77%,陽極 92%
中國成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國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學會了有效且低成本地製造電池組件的方法。

電池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陰極,它是電池的正極端子,它是最難製造的,而且也非常耗能,73% 的 NMC 陰極由它生產。

直到最近,最常見的陰極是使用鎳、錳和鈷的組合,也稱為 NMC 陰極,這使得在很小的空間內可以儲存大量的電力,並使電動汽車能夠行駛更遠的里程。

中國投資了一種更便宜的替代品,目前佔據了陰極市場的一半份額。 它使用鋰、鐵(亞鐵)和磷酸鹽,也稱為 LFP。 它使用廣泛使用的鐵和磷酸鹽代替鎳、錳和鈷。 這是繞過礦產供應瓶頸的機會。

中國生產了全球 99% 的磷酸鐵鋰。

美國僅生產全球 1% 的 NMC 陰極。

中國還生產電池的另一半部件 – 陽極,它是電池的負極端子。

中國在陽極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

中國也是分離器銷量最多的國家,它是陰極和陽極之間的一層,用於防止短路。

然後是由鋰鹽和溶劑製成的電解質,用於導電,全球四大電解液生產商都在中國。

組裝 – 電池 66%
中國擁有最多的電動汽車,而且幾乎所有汽車都使用中國製造的電池。

電池組裝複雜且技術性強,首先,將陰極和陽極材料附著在薄金屬片上,其厚度約為人類頭髮的五分之一。 然後將其與用電解質潤濕的隔板堆疊並捲起,整個過程必須在盡量減少空氣顆粒和水分的房間內進行。

結論
中國可以以西方世界一半的成本建造電池工廠,中國在研究上花費了1300億美元,政府提供合同和消費者補貼, 電動汽車購買者可以獲得退稅、更便宜的車輛登記、優惠停車以及廣泛的充電網絡。

西方世界的專家已經承認,在電池供應鏈上實現自力更生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許,在電動汽車領域繼續生存的方法就是與中國製造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擴大該行業的規模。

美國和歐盟未來經濟政策

在我繼續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想重新引用我們四月份發表的有關美國經濟政策的內容,其引述如下:

重塑美國未來十年經濟,美國即將通過三項法案,涉及基礎設施、半導體芯片和綠化,總計 2 萬億美元可用於塑造其經濟。

《基礎設施法案》將為道路、橋樑、電纜和新的綠色電網撥款 1.2 萬億美元;
《芯片法案》促進美國半導體製造價值 2800 億美元;
《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包含在十年內為綠色科技提供 4000 億美元的補貼,而這個數字最終可能會達到 8000 億美元。

歐洲領導人大聲疾呼,美國將傷害盟友,並奪走對電動汽車及相關微芯片和電池的新投資。 其中一些國家已經在嘗試擴大生產,而美國提供的激勵措施推遲了他們振興本國工業的行動。 關於Northvolt計劃的爭論就是一個激烈的例子,歐洲官員表示,這是美國和歐洲之間適得其反的競爭。

圖片來源 : electrive.com

Northvolt 是德國為數不多的幾家本土電池公司之一,該公司獲得數億歐元在漢堡附近建造工廠。 它正在推遲其計劃,並嘗試考慮在美國投資的提議。 《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吸走了歐洲的一些投資,並迫使歐洲人拿出自己的激勵措施。

對於西方世界來說,現在的處境非常困難,一方面他們必須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另一方面他們必須應對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這也帶來了地緣政治挑戰。 而現在美國推出的《基礎設施法案》、《芯片法案》和《降低通貨膨脹法案》等舉措,讓歐洲處於非常弱勢的地位。

歐盟委員會已經表示,美國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補貼競賽,並呼籲世界共同投資綠色轉型,而不是相互競爭,但拜登認為,美國和歐洲的政策是互補的。

美國正在考慮建造電池工廠並加工鋰和其他可以幫助西方世界的材料,政府補貼和私人投資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可以降低購車者的價格,並讓更多的無排放車輛上路,也正在討論允許由歐洲電池、材料和零部件製造的汽車有資格獲得美國信貸。

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提出了《關鍵原材料法案》,以確保在歐盟加工的鋰、鎳和其他電池材料的供應,其中40%的原材料含量在其境內。

歐洲汽車工業的未來已經受到威脅,奔馳、寶馬和大眾等德國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輸給了比亞迪和上汽等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而這些汽車製造商也已經進入了歐洲市場。 上汽集團隸屬於英國名爵,已佔據歐洲電動汽車市場5%的份額,在這一快速增長的汽車領域領先於豐田和福特。

Stellantis、奔馳和 TotalEnergies 的合資企業 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在法國開設了一家工廠,目標是到 2024 年底生產 30 萬塊電池,該合資企業還計劃在歐洲總共投資 78 億美元,在德國和歐洲開設工廠,意大利提供 14 億美元的公共援助。

大眾汽車計劃在距離其總部約 25 英里的Salzgitter每年為多達 50 萬輛電動汽車生產電池,大眾汽車正在等待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為在那裡建廠提供與美國相匹配的激勵措施。

歐洲是電動汽車市場,今年前三個月在歐盟銷售的新車中約有 14% 是電池驅動的,這敦促歐盟更快地採取行動提高電池產量。

由於擔心政治反彈,中國電池公司基本上避開了美國。 但自2018年以來,中國電池企業已宣佈在歐盟投資175億美元。 一方面,歐洲汽車行業試圖避免過度依賴中國,因為我們已經觀察到中國在電池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 最近,隨著西方世界與中國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這使德國汽車製造商處於微妙的境地,他們試圖不過度依賴中國的供應,但他們也不想得罪中國政府。

寶馬、大眾和沃爾沃計劃從寧德時代 (CATL) 位於德國Arnstadt的一家工廠購買電池,寧德時代 (CATL) 是一家中國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

Northvolt 可以為歐洲電動汽車行業提供另一種選擇,並為以最環保的方式進行生產製定標準。 其第一家大型工廠位於瑞典,距離擁有豐富水力資源的北極圈 125 英里,因為其位於漢堡的工廠已被擱置,等待德國政府的補貼,它在美國的計劃也在等待美國政府的補貼,但這兩項擴張計劃看起來都充滿希望。

電動汽車內部結構一覽

圖片來源 : afdc.energy.gov

全電動汽車也指用電動機代替內燃機的純電動汽車,它使用大型牽引電池組為電動機供電,並且必須插入牆壁插座或充電設備,也稱為電動汽車供電設備 (EVSE)。 由於該車輛依靠電力運行,因此不會從尾管排放廢氣,並且不包含典型的燃油部件,例如燃油泵、燃油管路或燃油箱。

You may also like